他頭發很短,不到一寸,這還是由光溜溜的頭皮上好不容易才長出來的,疫情期間為便于工作,他手拿推子把頭發全部剃掉,成了光頭;他中等個頭,不大的眼睛里閃爍著光芒,總是能以自己獨特的能量場帶給人溫暖和力量。他就是中南局辦公室(黨辦)主任蔡亞敏。
武漢疫情爆發以來,為筑牢中南局廣大職工健康安全防護線、盡快推動全局復工復產,他夜以繼日堅守崗位,在疫情中奔波勞碌,默默奉獻。但這一切在他看來都沒什么值得宣揚的,他說:“我只不過是在執行局黨委的工作安排,履行自己的職責而已!”
疫情風暴中的“奔跑者”
1月下旬至2月中旬正是武漢疫情大爆發時期,兇猛的病毒迅速吞噬著整座城,最高峰一天新增1.3萬多例,人們為了自身安危,紛紛“閉關修行”,哪怕家里僅剩下少量干糧糊口,也絕不出門。蔡亞敏卻逆向而行,主動請纓,承擔起接收并分發總局及各兄弟單位支援物資的重擔,每天至少出去兩次接收、搬運物資,由于沒有專門存放物資的場所,他就索性將物資一件件扛到自己家里。為了盡快將物資送達到每個人手里,他和局機關兩位同事一道,僅戴著口罩,第一時間分發物資,對有些急需物資又無法直接來領取的職工,蔡亞敏就開著私家車送上門。接到這份沖破火線的沉甸甸的物資時,職工們心里倍感組織的溫暖,更加堅定了抗擊疫情的信心和決心。
由于平時與青山區相關部門打交道,誠實守信的作風得到了認可,為便于他開展工作,區大企辦主動為他爭取了一張疫情期間的車輛特別通行證。他將這張通行證作用發揮到了極致,每天拿著它,駕駛著私家車奔忙于區里、單位、社區之間,不是在送資料的路上,就是在送物資的途中,亦或趕到單位處理文件。
每次外出回家,他最擔心的是將病毒帶回家,傳給家人。因此他格外重視自身消毒,買不到酒精,他就將84消毒液噴灑在身上,衣服變色了,雙手的皮膚成塊脫落,火辣辣的疼。年邁的父親無意間聽到他的近況后,擔心得整宿睡不著覺。
疫情阻擊中的“操盤手”
由于正處于春節假期,很多同事已回家過節。全局疫情防控具體組織實施工作,幾乎全部落在留守武漢的蔡亞敏一個人身上。同時,他還要對接總局黨委、湖北省直機關工委、武漢市青山區等疫情防控部署工作,做好上傳下達和貫徹落實。為了便于局領導掌握全局疫情防控情況,他每天堅持編制疫情防控工作簡報,詳細介紹當前疫情情況,當日工作情況,存在的問題及下一步措施建議,從1月31日持續到2月27日,從未間斷;為了解清楚一個病例情況,他與相關單位反復溝通,確認病史、現狀、密切接觸者情況等詳細內容,挨個打電話提醒應采取的措施等,防止疫情擴散。
按照局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工作安排,蔡亞敏先后組織成立兩個工作組,一個支援聚友社區,一個支援奧山濱江社區。為了保障工作組成員自身安全,他全力做好后勤保障工作,及時提供防護物資,碰到任務緊張,人手不夠,他還放下手頭的工作,趕忙跑過去幫忙。聚友社區金地花園小區是個老舊小區,里面住的大部分都是中南局職工,離退休老人近百人,是全局在漢疫情防控的重中之重。他經常實地督促工作組工作情況,及時查漏補缺解決問題。在工作組的不懈努力下,抗疫成效顯著,金地花園南區更是成為武漢市首批無疫情小區之一,贏得了青山區指揮部的充分肯定,和廣大群眾的認可。
復工復產的“護航員”
中南局是非保抗疫物資保民生保運轉的“三必需”企業,疫情期間不允許辦理人員返漢和復工復產相關事宜,蔡亞敏反復與青山區防疫指揮部協調溝通,反映單位情況,分批累計爭取人員返漢許可500余份,審批通過后,及時傳遞到擬返漢人員手上。與此同時,他還為全局在漢單位打包申請到了復工許可證,分批申請到車輛通行證88個,有效推動了各單位復工復產工作。那段時間,由于每日收集整理各單位返漢人員申請資料,再加上每天例行的各類報告、表格等資料,還要給各單位逐個打電話督促做好返漢人員防護和生活保障,忙完這一切,已到了深夜。疫情籠罩下的夜晚格外寧靜,他卻怎么也無法入眠,心中那根“生命健康與安全”的弦始終緊繃著,“返漢人員會不會造成新的感染呢?”的擔心致使他經常性失眠。
疫情期間,為保障各單位工資正常發放,蔡亞敏了解到勘基公司所屬巖土公司發工資必備的專用電腦和U盾在武鋼賓館院內的辦公樓中,而那里已被青山區征用為疑似病人隔離點,人們已經到了談之色變的地步,更別說進入它。蔡亞敏顧不得想那么多,第一時間跑到青山區指揮部反映問題,申請進入武鋼賓館,經過反復溝通,區指揮部被他的真誠和勇氣打動,開了張特殊通行證,他如獲至寶,馬上帶著該公司財務人員,進入武鋼賓館大院,最終取出電腦和一大堆公司投標需要用的規范、資料。巖土公司職工的工資得以順利發放,投標也順利開展。
事后他才感到后怕,那天真是運氣好。
寒冬里的“暖心人”
疫情期間,每個單位、每個職工只要碰到什么難題,遇到什么難事,都是第一個找他,他每天電話打到沒電,電話費更是平時的近3倍。
資環公司小楊與愛人帶著僅有幾個月大的小孩,正在去海南過春節的路上,聽說武漢要封城,立馬往回趕,但還是進城失敗,只得住在宜昌的一個項目部駐地。隨著管控升級,生活物資跟不上,小孩的奶粉眼看著也要吃完了,求助無門的小楊撥通了蔡亞敏的電話,提出返漢請求。蔡亞敏聽著電話那邊的哭聲,馬上與青山區防疫指揮部聯系,請求幫助這個孩子。他一席“防疫與救小孩,同樣是生命之重”的話語,深深打動了防疫指揮部人員,最終獲得了特批通行證,一家三口得以成功返漢。
華亞公司的小陳,因在恩施老家務農時劃傷胳膊,被霉菌感染,引起嚴重的過敏性皮炎加皰疹,整個胳膊腫大腐爛。特殊時期,去不了縣醫院,鎮醫院醫生建議小陳趕緊想辦法回漢治療,否則,有截肢危險。得知情況后,蔡亞敏一面打電話安慰小陳,一面馬不停蹄再次奔赴區里,開展了又一次游說。當時是疫情防控吃緊的關鍵時期,嚴控人員流動。蔡亞敏堅持不放棄,天天往區里跑,區里被他的真情打動,最終特批了一份通行證,小陳成功返漢就醫,恢復了健康。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疫情防控阻擊戰中,蔡亞敏用如火的熱情,抱著希望的繩線,上下奔忙,左右穿梭,將廣大職工聯結在一起,在肆虐的疫情中用雙手編織出紅彤彤的希望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