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曾想,十年如一日是怎樣一番景象?你可曾有,把一件事做到極致的體驗?十年磨一劍,許鋒參建過多少工程,就經歷過多少風風雨雨,煎熬過多少不眠之夜。
如今,再以回憶講述這些經歷時,許鋒的臉上透露出一份淡定與從容,再大的困難他都輕描淡寫地一帶而過。江水澄澈千里,在平淡中執著地奔流;高山巍峨千年,在靜默中恒久地屹立。他在云淡風輕中,流淌生命中最平凡、最透亮的底色。
愛崗敬業 實干為先
2013年,許鋒被選派前往漳州臺商投資區萬達廣場項目,負責樁基工程的施工。當時,該工程被當地列為重點項目,受到了各部門的關注。作為對安全文明施工要求極高的樁基工程部分而言,工期緊,任務重,施工難度大。許鋒到達項目后,合理安排了施工時間,迅速有序組織所有設備進場施工。在工程施工過程中,他把工程質量視為自己第一件大事來抓,時時講,處處講。他白天蹲守施工現場,解決施工中所出現的各種技術難題,晚上去工地檢查施工是否規范,從不放過一點小問題。一份辛勤,一份汗水,一份收獲。經過不到一個月的時間,項目按時保質保量完成了各項施工任務,得到了業主和監理的一致好評。在項目驗收過程中,施工質量全部達到優秀級別,為該項目順利評選漳州市“水仙杯”優質工程獎奠定了良好基礎。
建筑業歷來是艱苦的行業,風吹日曬,寒來暑往。許鋒十年如一日以一份對本職工作和公司的拳拳摯愛之情,在施工一線的工作崗位上拼搏著、奉獻著。作為一名項目的領班人,他嚴格要求自己,不斷學習、積累經驗,在實踐中綜合運用。工作中,他把大事難事做穩妥,把小事易事做精致,對事業獻出了一個“誠”字,對自己定出了一個“嚴”字。多年來只要在工地上,他就沒有了節假日的概念,但從來沒有怨言。每逢一項新的工程開工,他就像一臺上足了發條的機器,從早到晚,從不停歇。工地上只要有人干活,就能看到他那不知疲倦的身影。
他為公司創新、創效、創業績,先后榮獲總局、二局、公司“優秀職工”、“安全生產先進個人”、“優秀共青團員”等榮譽稱號,2019年被授予福建省直“最美青工”,2020年獲得總局“最美冶金地質人”提名獎。榮譽的背后,是數不清道不盡的汗水和努力。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在成績和榮譽面前,許鋒不驕不躁,把取得的榮譽作為動力和起點,繼續扎根在工地,一心撲在工作上。
扛起重擔 攻克難關
2013年7月以來,許鋒參加了多個樁基及基坑支護工程,在他的人生字典里,“樁基施工”貫穿了他生命中的每一天。
在他的職業生涯中,2019年參建的中梁百悅城樁基及基坑支護工程,是普通但又特殊的一個項目。
從現場勘察所揭示的地層來看,場地內分布有厚度非常大的淤泥層,工程地質條件差,對樁基施工影響非常大,若處理不當,工程質量難以把控,存在工程樁全部成為廢樁的風險。
面對如此棘手的問題,許鋒不以事急而盲為,大膽設想,并與多方溝通,詳細研討,提出了先土方開挖,再樁基施工的方案,這在公司尚屬首次。在他的帶領下,該項目不僅樁基礎質量合格率達到100%,還為建設單位節約了資金成本3000多萬元,工期縮短了一半。他敢啃硬骨頭、敢于涉險灘的精神,得到了業主和監理的一致好評。
這些,是他十年工作中的一個縮影。翻開許鋒的個人履歷,清晰地看到一個樁基施工一線人員的工作狀態和發展歷程。從一般項目的技術員,成長為大型工程的項目經理,體現了他十年如一日的堅持和奉獻,展示了他積土累木般的進步與成長。
不負韶華 拼搏奉獻
2019年,許鋒又負責了一個公司當年中標合同較大的工程項目——某地下室樁基及基坑支護工程,包含了灌注樁、SMW工法樁、錨索、噴錨、錨管等多種施工內容。
公司領導十分重視該項目。自項目中標以來,多次到現場指導、協調和檢查,提出了“全力以赴,通力協作”確保項目保質保量順利完成的嚴格要求。面對公司期待,作為項目經理的許鋒感受到了肩負的任務繁重,責任重大。
他牢記囑托,不負眾望。迅速成立了由17名青年員工組成,平均年齡在29歲的工程項目部。面對工程量大,施工難度大,工作內容繁雜的現狀,許鋒對項目部成員進行了詳細的分工,采用了24小時施工輪班制確保項目順利進行。
項目開工后,許鋒還是有一絲牽掛和虧欠,那就是即將臨盆需要照顧的妻子,以及要出世的寶寶。第一個孩子的出生和成長,他忙于項目沒有足夠的時間陪伴,這是他的第二個孩子,卻依然分身乏術。對于妻子和家庭,他是愧疚的,但面對取舍,他毫不猶豫。
許鋒的每一天,是為工地付出的24小時、1440分鐘、86400秒。不論清晨還是日暮,正午還是子夜,隨時響起的手機鈴聲就是戰斗的號角。甲方、監理、供貨單位、檢測機構、政府監督部門等多方要盡心協調;測量放樣、成孔澆筑、檢測檢驗等各個施工環節也需要認真把控。
十年了,許鋒只做一件事,而每一件事都會聽到同樣的評價,“得到業主和監理的一致好評!”他十年如一日,把“打樁”這項工作做到了極致。
十年了,他就是這樣的人,在野外一線的崗位上奉獻著自己的青春和汗水,不求名,不圖利,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作出了不平凡的工作業績。
十年了,大江南北,許鋒去過很多地方,但似乎又哪兒都沒有去。因為他只去過一個地方,那就是工地。
工程人四海為家。工地在哪兒,哪兒就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