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中有一種人,滿腹學識,勇于創新,在擅長的領域里鉆研突破,以待碩果累累,每一個堅實的腳印都記錄著一個技術達人的成長。山東局總工程師鄭全明,就是這樣一位行業技術領路人。
鄭全明,1988年從合肥工業大學水文地質與工程地質專業畢業之后,分派到山東冶金地質工程勘察公司臨沂分公司工作,在山東局一干就是32年。三十多年間,鄭全明一直從事巖土工程專業技術和科研開發工作,從一個新畢業的大學生,到項目負責人、設計院總工、公司副總工、總工程師,再到現任山東局總工程師、教授級高級工程師,他就是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山東省工程勘察大師,山東省行業內的技術帶頭人……這一系列的職務背后,是他對專業技術和科研工作不斷探索的見證,也是在技術道路上辛勤付出的褒獎。
技術經驗豐富,工作業績突出
鄭全明先后主持或合作完成了數百項巖土工程勘察、設計、治理項目,完成項目中省市重點項目10余項,獲省部級以上優秀工程獎30余項,為山東局創造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其中巖土工程勘察項目100余項,代表性項目有青島鋼鐵有限公司搬遷項目巖土工程勘察、威海-烏海高速公路山東段工程地質勘察、濟南軌道交通R3線、R1線、M3線勘察等;巖土工程設計150余項,代表性項目有馬鋼集團姑山鐵礦采場東幫防滲加固工程設計、遼寧首鋼硼鐵邊坡治理工程設計、河南省人民醫院新建病房樓基坑支護設計、濟南恒隆廣場基坑支護設計等;工程施工治理項目10項,京福高速公路黃河大橋鉆孔灌注樁等。
在發揮專長,完成工程項目的同時,鄭全明從項目實踐中總結發現了許多經驗和理論可供研究,先后獨立或合作完成了一系列科技論文、科研和專利成果。發表了《基于水力截獲原理的露天煤礦邊坡地下水疏干技術》《山東濰坊地下七連拱過街通道設計和施工》《厚層飽水松散砂土錨固技術的研究與工程應用》《單孔復合型土錨最優分段長度的確定》等多篇科技論文。與南京大學共同主持了《神華北電勝利能源有限公司勝利露天煤礦滑坡防治技術研究》。與他人主持完成《一種纖維袋注漿擴體預應力錨桿及使用方法》等發明專利2項、《一種控制混凝土超管高度的裝置》等實用新型專利5項。
技術管理水平高,大局意識強
鄭全明專業基礎理論扎實,工作經驗豐富,熟悉工程勘察、巖土工程治理、水工環災等專業國內外行業發展現狀,了解行業技術和管理的發展趨勢,正是因為這樣,作為單位的技術骨干,鄭全明具備極強的專業管理水平和大局意識,在工作中非常注重技術對市場經營的引領作用。
多年來,鄭全明始終強調嚴格的質量管控和高水平的技術服務將會更好地提高山東局的影響力和信譽度。在正元建設工作的30年間,隨著公司經營規模的持續擴大,公司每年完成的工程勘察、巖土工程設計、巖土施工治理、測繪、地質勘查等項目1000余項,他始終堅持技術服務于市場的理念,堅持嚴格的質量管控,保證了項目質量始終在受控范圍之內,不僅使公司的技術水平和技術管理水平一直處在省內領先的位置,更有力地支持了公司的生產經營工作。
注重科技創新,造就高水平隊伍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這是鄭全明從業30多年來始終不變的原則。他堅持科技興企戰略,真正把經濟效益的增長轉到依靠科技創新和技術進步的軌道上來,積極推動創新創業,使山東局的技術水平和科技創新成績有了顯著提高。
鄭全明重點加大了對“四新”技術的創新、引進和推廣應用。在正元建設期間,他主管科技工作,公司申請專利實現由0到30余項的突破。他親自主持完成的技術成果——《一種纖維袋注漿擴體預應力錨桿及使用方法》等發明專利和《一種控制混凝土超管高度的裝置》等實用新型專利,均已實現成果轉化,每年為公司創收超過1000萬元,經濟效益顯著。他加強了水土污染治理、固廢資源化利用、礦山環境恢復治理、城市地質調查、綠色基坑工程等專業方向的研究和突破,為企業的轉型升級提供了技術支持。
技術創新,源于人才創新能力的不斷提升,鄭全明對此深信不疑。作為技術帶頭人,鄭全明一直著力培養和造就一批高水平的科技人才,注重加強員工隊伍文化教育與技能培訓,廣泛開展技術發明、技術革新和技術比武活動,充分挖掘企業自身技術開發潛力,提高自主創新能力。重點培養選拔一批專業學科帶頭人,推進核心技術發展。在正元建設公司工作期間,他還本著立足專業,重點突破的原則,優先在巖土勘察、巖土設計、巖土施工、巖土監測、地質災害治理、水文地質等專業加快學科帶頭人的培養和選拔,發揚傳、幫、帶的優良傳統,提高專業技術水平,創立山東正元建設的核心技術品牌。
行業認可度高,社會影響力廣泛
鄭全明作為行業專家,解決了數十項巖土工程和礦山安全技術難題。主持的多個項目成為標桿工程或示范項目,作為省政府專家參加了山東平邑石膏礦、章丘埠村石膏礦等地發生的采場塌陷重大事故的調查工作,圓滿完成了工作任務,獲得同行專家的一致認可。擔任了山東省《建筑基坑支護技術規范》的主編、山東省《建筑巖土工程勘察設計規范》的副主編,參編了《建筑基坑監測技術規范》等6個國家標準和地方標準。
鄭全明還被國家、省、市行業內多個部門、機構和學會聘為專家或理事。比如,中國冶金建設協會高級技術專家、山東省安監局礦山安全專家,山東省建筑基坑技術專家、山東省地質災害工程治理專家、中國建筑學會工程勘察分會學術委員會委員、中國巖石力學與工程學會地下工程分會理事,中國土木工程學會軌道勘察與測量分會理事等。
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扎根技術三十年的鄭全明,用自己取得的厚厚的一摞成果,詮釋了他對科技工作無比熱愛和堅守。